网资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2

一文读懂人工智能与少儿编程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3

主题

1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2-11-28 1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翟小宁发表在光明日报的《世界大变局中的未来教育创新》一文中: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包括交叉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认知学科、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本质上与STEAM教育深入融合。”


在当今教育创新中,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是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性目标。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编程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领域,包括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智能、人工智能与生物学、自动驾驶、大健康与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等多门前沿交叉课程。
其中,编程是人工智能中的重要的工具或语言,一切的构思设想,依赖于编程语言,编程的学习是发展人工智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阶段的学习。酷哥爱编程依托基础的编程语言,
编程教育既包括大学阶段及以上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少儿编程和机器人编程,这两类课程适合3-15岁的儿童至青少年,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智能素养,希望以兴趣、阶段性成果或编程类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酷哥爱编程根据3-15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画像进行课程设计,从搭建到基础编程语言的学习,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利用编程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中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少儿编程给孩子带来了哪些改变?

1、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编程能够培养孩子的体系化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孩子编程的过程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一个个细分的小问题来解决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化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具备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设计“AI人脸识别感应门”,同学们不仅仅需要编程基础,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在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将一些大问题拆开成小问题,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6794646089867264
2、学习习惯更加规范
学习少儿编程的孩子也能养成许多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在编程过程中需要孩子高度专注,不能在任何一个小细节处出错,所以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细心的良好习惯,也能提高孩子耐性、学会归纳整理。事实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加出色。
在AI思维启蒙阶段,孩子主要学习的是大颗粒和小颗粒(搭建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以及耐心。大颗粒搭建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或者松动,考验孩子的抗挫力;小颗粒搭建的时候更加考验孩子的耐心与动手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孩子在六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学习编程了,小年龄段的编程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孩子们将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习编程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学科知识,比如物理、数学、英语等。编程语言本身以英语为基础,在学习编程过程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大量英语单词,在重复使用单词的情况下,不需要刻意背诵记忆,这些词汇也会潜移默化地被记住。
在编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编程本身,酷哥爱编程的课程设计融入各个年级的知识点,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学科知识,学会运用学科知识等。


目前,已经有超过24个国家将编程教育纳入了课程大纲或者教学场景。可以预计,编程教育将逐渐普及到义务教育,变成一门刚需学科、基础技能,少儿编程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5-1 05: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6-28 14: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资酷

GMT+8, 2025-7-6 04:36 , Processed in 0.1007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