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资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回复: 21

教程:清零派如何与共存派在办公室里共存-12.30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1-1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高峰,在多人办公室里不戴口罩的人,叫躺派也好,叫蠢人也好,叫巨婴也好,叫嬉皮士也好,随便怎么起名,他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共存派。
但是我还是主张和平共处,他大概率还是被虚假信息给愚弄的。不要伤和气。
<hr/>教程开始。
穷则独善其身

为了保护自己,我们要考虑的是,即便缺乏他人的配合,也要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
我在个人防护的指南中,有提到办公室场景的流程:
这里单独再次梳理。

<hr/>
文中讲了携带新冠病毒的颗粒的物理特性,传播途径,和可存活时间,不赘述。
清洁和污染观念的建立太重要,先单独拎出来:
1、清洁/污染观念的树立【关键】

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对普通人最难的事情。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医务人员,没有经过训练,没有在临床上接受过按表格打分、人人过关的标准化培训,也没有因为不小心用触碰污染区什么的挨骂的经历。 换句话说,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算你做了一个明显增加感染风险的动作,也没人立即向你亮红灯,因此你从来不会察觉。这就是,一般人即便拥有N95,也未能避免感染的根本原因。 然而一旦树立这种认知,很多流程都变成顺水推舟了。
· 什么是清洁的?

这里的清洁是相对概念,不是无菌无病毒,也不是绝对保险,不等于舔了不生病,也跟医院里面的清洁不太一样。只是说,但凡「清洁」的东西,我们就不要去纠结有没有病毒的问题。这样可以为我们生活创造安全舒适区。

  • 用流水+抑菌皂液充分规范洗过的手和物件,是清洁的。
  • 用免洗消毒液充分涂抹过、还没摸任何东西的手,是清洁的。用酒精胡乱喷两下不算,要满手抹匀才算。
  • 口罩内侧对着自己的一面是清洁的。
  • 用清洁的手取出的刚开封的餐巾纸是清洁的。
  • 用合格消毒液(后面讲)消杀过的环境是清洁的。
核心个人用品,必须保持清洁,例如手机、真无线耳机、没用过的口罩,例如裤兜衣兜,例如女士的随身包的内容。摸之前要保证手是清洁的。
· 什么是污染的?

污染不代表一定有感染性,但是你无法100%确定,我们视之为污染,是为了提醒自己保护清洁区。

  • 戴上之后的口罩的外面是污染的。
  • 用过的口罩摘下来以后,如果里面被摸过了,或者如果折叠放进兜里,那么口罩外侧、内侧、兜里,全都污染了。
  • 已经取下来的口罩,你自己都不记得它用没用过,摸没摸过里面的,一律都是污染的。
  • 任何其他人有机会接触的外界的环境和物品,包括各种公共界面比如地面、桌面、座椅、把手、扶手、按钮、公用的触摸屏键盘鼠标,都是污染的。
  • 如果你的手机被未清洁的手摸过,或者随便放在了公共桌面上等等,是污染的。
  • 感染者用过的衣物、床上用品等,以及所居住的小环境,是污染的。
  • 你外出去过公共场合以后,你的外套、裤子、鞋子是污染的。
  • 公共场合随意取用的纸巾,最外面的一两张是污染的。
  • 纸币是污染的。
· 神圣不可污染的区域

指绝对不能用污染的东西去触碰甚至靠近的。

  • 眼睛、鼻子、嘴,及其附近的皮肤。
  • 伤口、破损的皮肤。
  • 你的餐具。
  • 床上用品。
  • 婴儿。
2、办公室场景防护接触传播

2.1、清洁剂

建议工位常备大抽数的酒精湿巾,与大瓶免洗手消毒液。
足够了,其他不用雕花,不用到处喷。
2.2、办公室中的消毒流程

到了用酒精湿巾消毒桌面、键盘鼠标、工位等,自己可能会用手摸到的地方,都擦一遍。
* 酒精不能擦拭:大部分电脑屏幕,因为有涂层,脏了可以湿布擦拭。
不要工作入神了就东抠西摸,要抠脸眼耳口鼻:先去流水洗手洗脸。
如果方便的话,尽量流水+洗手液吸收。保护皮肤,也洗得更干净。
2.3、如果在办公室有机会取口罩

例如独霸办公室,想临时取口罩,但不能污染口罩。
可以在工位的侧面之类位置,粘一个挂钩,将口罩内折后挂上。
但是,取戴口罩的前后,都要消毒手,避免触摸到口罩的内侧。


3、办公室场景防护空气传播

3.1、办公室场景的空气流动复杂性

写字楼常有中央空调和中央新风系统,且不具备专门的HEPA过滤,因此确实有气溶胶跨房间流动的潜在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创造一些个人的相对安全空间。每个人的情况非常不同,仅举例。
3.2、口罩

口罩肯定要戴,是否N95取决于当地的流行情况,流行高峰期要考虑N95,其余时间可以降级为医用外科口罩。
当然,如果办公室全是不戴口罩的人,而且通风无解,你得考虑升级成N95。
3.3、通风和过滤



借助宾大的一篇论文中对办公建筑中的新冠防护的设计图,说明一下[1],其要点如下:

  • 开窗通风,稀释气溶胶浓度。
  • 空气过滤器(空气消毒净化机)放置在房间中不靠墙的位置,过滤病毒颗粒。
  • 新风系统实现空气流通过滤循环,也稀释浓度。
  • 远紫外光灯(222nm)在风口进行消毒,杀灭病毒(222nm远紫外光的人体安全性还没有完全确定,是否能与人共存有了争议[2])。
能一直保持开窗通风是最理想的,如果因为保暖等原因不能一直开,按照国家的公众防护指南,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这件事情,同事同意也要做,同事反对也要做,说服同事一起做。除非窗子是焊死的。
空气消毒机,放置在办公室相对居中的位置。说服老板买!
再不济,搞个普通空气净化器。
如果是自筹的,就摆在自己脚边独享吧。
3.4、个人工位挡板隔断

如果你的办公位跟周围人有足够的隔断当然好,像这样:


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加装,根据尺寸选择。原则上,越高越好。
装隔断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止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对于阻挡空气中漂浮的病毒颗粒是有用的,它可以阻碍气流,漂浮的气溶胶不能快速无阻的流向你的位置。
隔断还有个意义,是提醒一些人,清零派仍在人间,清零派正在认真的共存。
3.5、个人清洁空气

灵感来自期刊Indoor Air的论文:《Control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in buildings: Evidence and research priorities》[1]。


靠近个人呼吸区域的位置进行气流管理,使用个人空气净化设备。
或者更大,照顾一个小房间:
这种是人机共存的消毒机,吹出来的空气是带水含羟基自由基的,但也可以呼吸。至少保证了,吹出来的空气是过滤和消毒过的,是清洁的。
配合工位挡板,基本上能保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4、办公室其他场景

4.1、喝水

先消毒手,拿上杯子,找个上风口,或者室外,或者窗口,在周围没人的地方。
再消毒手→只摸带子不摸口罩内外的情况下取半截口罩→喝饱水→消毒手→戴好口罩→消毒手→回去。
当然,如果你周围1.5米距离都没有其他人,大家也好好戴着口罩,室内通风良好,就简化为原地喝水。
4.2、吃饭

工位上如果安全,与喝水类似。
食堂吃饭的话:
如果跟周围人不能隔开1.5米以上:不吃,打包带走。
食堂封闭;空气不流通;空间狭小;人多:不吃,打包带走。
宁愿端着在外面边吹风边吃。
如果能吃,一个人单独一张桌子。
取餐前最好流水洗手,不行的话快干手消毒。
多准备一些餐巾纸。用酒精湿巾擦桌子椅子,或者在自己的用餐区用餐巾纸铺一块安全区。
如果没有可以更换的口罩,就拿一张餐巾纸放桌上的远处,口罩外面向下放在那个纸上,再在口罩内面盖一张餐巾纸免得污染。
吃完饭就把口罩戴上,取戴口罩的时候都只摸带子不摸外面里面,摸完了要消毒手。
4.3、上厕所

上厕所时不取口罩,上之前先消毒手。
如果是公用马桶,先用卫生纸将臀部可能接触的部分擦拭,用干净卫生纸铺半圈,保证只接触纸巾,不接触马桶。冲水时盖上盖子。
完了之后要配合消毒液好好洗手。
戴着口罩就不要在意气溶胶。
4.4、要戴面屏/护目镜吗?要穿大白吗?

不,要维持不社死的最高级别防护,但是大白什么的已经过线了。
共存是长线作战。面屏护目镜不便于工作,也只能阻挡飞沫,把自己工位设置好就行了。
5、永远都要这么麻烦吗?

不会。在你的同事绝大部分都阳了之后,恢复以后,会慢慢进入感染的低谷期,办公室能享有大约3个月的相对安全,其他人在这个阶段大概率不会再次感染。这时候并不是很紧张的时候,有些措施可以适当降级,比如N95,如果通风良好的话。
但是高峰期仍会在几个月后到来,而感染的风险集中分布于高峰期。所以关注疫情动态是很重要的,我相信随着这一波的过去,我国CDC会恢复对疫情的监测和数据更新。只在高峰期紧张。
我们目前还没正式规定长期的接种政策。我估计,未来需要至少六个月一次的反复加强接种。根据政策,规划好接种节奏。如果不幸感染,也算好感染后至少3个月保护期,然后再次接种又是一段时间,这样来维持一定的免疫力。
6、怎么面对同事的不理解

不需要理解。事实自会证明你是对的。
目前「新冠感冒论」「90%无症状」「不会医疗挤兑」的谎言已经被事实戳破。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新冠急性期后持续症状」「长新冠」也会浮现出来,按照人口比例,每个人都会有出现长新冠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会告诉其他人,这不是心理因素。
「只有极少人会二次感染」的说法,随着一次感染的抗体保护的减弱,和新变异毒株占优势,也会在半年后消失。
所以什么都不用说,共识自然会达成。
懂得清零才懂得共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共存,才是牛逼的共存。

防护全篇:
参考


  • ^abBueno de Mesquita P J, Delp W W, Chan W R, et al. Control of ai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in buildings: Evidence and research priorities[J]. Indoor air, 2022, 32(1): e12965.
  • ^Ong Q, Wee W, Dela Cruz J, et al. 222-Nanometer Far-UVC Exposure Results in DNA Damage and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to Mammalian Cel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2, 23(16): 9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1 1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Luxenius:共存区往事5:将个人防护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流程12.29

这里的5.21有说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 1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求问,大学场景下更复杂,尤其是几十人在一起上课还有至少四人寝的宿舍,个人怎么办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 1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222nm的紫外线相对比较安全,可以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1-1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2nm远紫外光的人体安全性还没有完全确定。有发现安全性问题的文献了最近,人机共存可能还是有待检验,不能这么草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 1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弃治疗或者出去住,多人宿舍的密度基本只能靠免疫系统硬抗了,你总不能睡觉的时候n95上再戴个面罩吧。宿舍的面积连台大点的CRBOX都放不下,你别的手段再多呼吸系统基本裸奔也没用啊。
春秋季尽量多通风,降低病毒浓度,别的真没办法了,你大冬天非要通风睡觉就算不病死也要被舍友锤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1-1 1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讨论相关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 10: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浓浓的无力感。在家里防护做的再好没感染,到了学校还是做不到零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厂商在花钱请人到处去搞讲座推广这个,确实是有研究说这个不怎么安全,而且杀灭新冠病毒的数据不怎么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1-1 1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教大佬一个问题,我买了桌面空气净化器是放在桌子上比较好呢还是放在地面比较好呢,因为地面不太方便放所以暂时放在桌子上,有些担心净化器吸入空气导致含病毒的气溶胶流动过来然后中途被我吸入一部分[捂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资酷

GMT+8, 2025-7-6 22:28 , Processed in 0.1162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