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资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回复: 1

《高项》之信息系统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25 06: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还可以简化为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消亡四个阶段,在开发阶段不仅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还包括系统验收等工作。如果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项目的生命周期又划分为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5个典型的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5阶段的生命周期:(记忆口诀:规分设实运) ①系统规划阶段 ②系统分析阶段 ③系统设计阶段 ④系统实施阶段 ⑤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生命周期模型

生命周期模型优点缺点适用情况
瀑布模型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阶段化易于管理。周期长、不灵活;只有在后期才能看到结果。面向过程的结构化方法;需求明确、很少变更、行业基础厚实低风险。计划驱动。
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可在各阶段变更;小分段构建大系统,成本易管理。建设周期长;需专业管理结果的可控性缺乏说服力。需求不明确的新开发;高风险、大型复杂项目。风险驱动。
迭代模型降低了在一个增量上的开支风险;加快了整个开发工作的进度。早期需要专业的管理和团队。不能完整定义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需要降低项目复杂性的。
增量模型资金不会被提前消耗;每次增量交付获取的经验有利后面改进。架构设计、接口设计要求高;易失去软件控制的整体性。已有产品升级或新版本开发;对所开发的领域熟悉且已有原型。
敏捷开发模型价值交付;迭代周期短;客户满意度高。对人的要求较高;忽略了文档的重要性。小型或中型软件开发团队,并且客户的需求模糊或多变。变更驱动。
原型化模型降低风险;加快进度;用户主导。质量及实际环境适应性难以保障。需求不清;结构化要求不高。
统一过程模型基于软件工程原则;可裁剪。仅包含开发;不支持多项目。大型软件项目和开发团队;用例驱动。
喷泉模型阶段无界限可并行;提高开发效率。人员需求大;文档管理严格。面向对象;对象驱动。
V模型强调开发和测试同等重要;每个开发阶段,都对应一个测试。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预先的验证。需求明确和需求变更不频繁的传统信息系统。



瀑布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增量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原型化模型



统一过程模型



喷泉模型



V模型

常用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

✧ 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特点
①开发目标清晰化
②开发工作阶段化
③开发文档规范化
④设计方法结构化
结构化方法不足和局限性:
①开发周期长
②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③很少考虑数据结构,瀑布模型适用的开发方法是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

原型化方法

✧ 原型化方法也称为快速原型法,或者简称为原型法。它是一种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特点:实际可行;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构造方便、快捷、造价低。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解决复杂系统和大系统问题很困难;管理水要求高。



原型化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

✧ 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表示客观事物,对象是一个严格模块化的实体,在系统开发中可被共享和重复引用,以达到复用的目的。该方法分为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OOA)、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实现(面型对象的编程OOP)三个阶段。
面向对象方法的三大特性: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服务方法

✧ 面向服务的方法:面向服务的设计方法满足了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的变化,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各种应用的互相通信要求,提高了系统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面向服务架构 (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 SOA是一种软件开发与设计的标准,使开发的软件也象网络的各层协议一样提供给客户完美的服务接口,减小因企业服务的改变而引起软件的改写,降低开发成本与开发人员的劳动强度。
典型的例子,如: 计算机网络服务协议象http、ftp等就是基于SOA思想的设计和开发的。各层协议间提供透明的服务和接口,使各层协议间最大程度的降底藕合性。减小外界对各层的影响。SOA就是以“服务”为基本元素来组建企业IT架构。在技术层面上,SOA是一种“抽象的、松散耦合的粗粒度软件架构”;在业务层面上,SOA的核心概念是,它将企业的IT资源整合成可操作“重用”和“互操作”的、基于标准的服务,使其能被重新组合和应用。面向服务架构,从语义上说,它与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一样,是一种软件组建及开发的方式与以往的软件开发、架构模式一样,SOA只是一种体系、一种思想,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软件产品。



面向服务的方法

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有如下类型:(中级教材)
更正性维护一一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
适应性维护: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 境中继续使用。
完善性维护一一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它们。
软件维护一般分为三大类:(高级教材)
纠正性维护——纠正软件存在的错误
适应性维护——是为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对软件应用程 序做出修改。
完善性维护——是为提升系统性能或扩大其功能,也对 软件进行修改。
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 “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 软件需求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及确认这些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客户数据可以分为描述性促销性交易性数据三大类.
ITSS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核心要素:ITSS定义了 IT服务的核心要素由人员、过程、技术和资源组成,并对这些IT服务的组成要素进行标准化
IT服务生命周期主要包含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负责对IT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个阶段是部署实施阶段,即根据第一阶段的规划设计建立相应 的管理体系,对IT服务的构成元素进行合理分配,并且提出服务解决措 施;
第三个阶段是服务运营阶段,即通过全方位的过程管理,确保业务 具备持续性,让客户的运营与IT服务的运营结合到一起;
第四个阶段是持续改进阶段,即定期进行检查和评审,及时发现IT 服务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以便于提升IT服务质量;
第五个阶段是监督管理阶段,即按照ITSS相关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相关服务的考核,评价在IT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情况,监督服务交付 的过程与结果,并且进行考核与评估。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IL (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
事件管理:管理突发事件包括任何使服务中断或可能使服务中断的事件,这包括由用户或技术人员直接上报的事件,无论是通过服务台或 通过事件管理工具接口而来。
问题管理:查找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彻底解决问题,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以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服务级别管理:确保服务提供方通过定义、签订和管理服务级别协 议,满足服务需求方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服务台:IT部门和IT服务用户之间的单一联系点。它通过提供一个集中和专职的服务联系点促进了组织业务流程与服务管理基础架构集成。服务台的主要目标是协调客户(用户)和IT部门之间的联系,为IT服务运作提供支持,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服务级别协议:是指提供服务的企业与客户之间就服务的品质、水准、性能等方面所达成的双方共同认可的协议或契约。



ITIL信息技术服务基础架构库

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也称为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有关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全局性谋划,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策略和部署等内容。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指南,是信息系统建设前提依据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 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作用:
①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
②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③大型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
✧ 特点:
①规模庞大②跨地域性③网络结构复杂④业务种类多⑤数据量大⑥ 用户多
✧ 原则:
①规划要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②规划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各业务层的要求
③规划中涉及的各信息系统结构要有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④信息系统应该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弱化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提高信息系统的应变能力瓢于实施.
✧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 的方法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合转化法。
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程法和战略栅格 法立。
第三个阶段: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法和战略一致性模型。
✧ 信息系统规划工具:
制定计划:PERT图甘特图
访谈:各种调查表和调查提纲
确定需求、梳理流程:会谈和正式会议
过程/组织矩阵(P/O矩阵):为把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过程联系起来,说明每个过程与组织的联系,指出过程决策人。
资源/数据(R/D )矩阵:为定义数据类,在调査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实体法归纳出数据类。
功能法IPO (输入-处理-输出):功能法也称为过程法,它利用所识别的企业过程,分析每个过程的输入数据类和输出数据类,与RD矩阵进行比较并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
CU矩阵: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定义好后,可以企业过程为行,以数据类为列,按照企业过程生成数据类关系填写C(Create),使用数据类关系填写 U(User)



P/O矩阵示例



R/D矩阵示例



CU矩阵示例



IPO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资酷

GMT+8, 2025-7-8 04:13 , Processed in 0.0863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